迟楠教授主导研发的可见光通讯技术(简称VLC),让光的作用不再局限于照明和显示领域,而是通过光信号实现数据高速传输。
复旦大学成立上海儒学院,更是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加强儒学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推动原创性的儒学研究,使儒学在现代知识体系中实现自我转化。
如今,这一儒学研究的传统在新一代复旦学者中得以传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历史系、中文系、文史研究院、社政学院、国务学院等各院系中相继涌现出一大批成绩卓然的儒学研究者。如何整合这些分散在不同院系的儒学研究者的研究力量,进一步协同上海市,乃至全国、全世界的儒学研究者,进一步推动儒学研究的深化发展,实现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在儒学研究上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正是复旦大学成立上海儒学院的目的所在,也是上海儒学院的使命所在。复旦大学有着儒学研究的悠久历史。未来,上海儒学院还将定期举办复旦儒学会议,策划出版复旦儒学丛书,举办儒学新探索工作坊,出版学术刊物《现代儒学》,举办青年儒者研习营延揽国内外儒学研究优秀学者,为儒学的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提供学术支撑。
据介绍,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将致力于在国际舞台以及东亚区域文化中推动儒学研究的发展,整合海内外儒学研究的学术资源,创建高水平儒学研究平台。来自日本、韩国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十余所科研机构与高校的八十余名儒学研究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了上海儒学院成立。传统的绒面和减反射膜的制备工艺成本高,尤其是在短波长和长波的近红外区域的减反射效果比较差。
陆明教授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提高电池效率的新方法。与平面晶硅电池相比,这种黑硅电池具有宽谱特性(图4),其光电转换效率高达18.97%。这种方法采用黑硅材料,制备的电池效率突破国际上同类结构电池的最高水平,达到18.97%。电池效率的提升,依赖于电池表面反射率的降低和对太阳光的充分利用。
近日,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科学与工程系陆明教授课题组博士生王亮兴等人利用黑硅材料制备出了高效的太阳能电池。课题组通过在p型单晶Si(100)(110.2 mm3)上扩散磷制备pn结,利用化学刻蚀方法在n型发射极中形成多孔黑硅,其紫外可见光范围反射率低于0.3%(图1)。
常规多晶硅电池主要通过采用酸制绒形成蠕虫状的坑洞来降低反射率。未来可通过提升开路电压和增强填充因子,进一步提升该黑硅电池的效率。如《纳米科技》的报道所言,这是一种简单的且与工业上硅太阳电池制备工艺兼容的制备方法。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黑硅由Si纳米晶组成(图2),其中黑硅表面由SiO2钝化,背面由Al2O3钝化,顶电极用ITO,背电极用Al,从而构筑出太阳电池(图3)。陆明教授(右一)和他的研究团队目前,晶体硅电池在太阳电池中占比约90%,在太阳能发电应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且未来几十年仍将保持这种趋势。该方法同时减少了载流子的复合,提高硅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转换效率达到18.97%材料科学系系主任孙大林主持会议。
学校办公室和材料科学系相关负责人为校友会常务理事会成员授证。大会在400余名师生校友合唱校歌声中落下帷幕。
创立以来,材料科学系结合自身基础和特点,同时考虑与国内兄弟院校的分工互补,坚持走少而精发展路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俞燕蕾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向大家深情讲述了自己与材料科学系二十年的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校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以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学为切入点,组织化学与物理学科部分力量组建了材料科学研究所,并于1986年成立材料科学系。陈立民和材料科学系1989级校友、渣打银行中国总行副行长张之皓共同为校友会揭牌。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截至2016年7月,材料科学系已累计培养毕业生逾3000名。历任系主任宗祥福、李越生、武利民,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兄弟院系代表,材料科学系师生员工、退休教师及海内外校友及家属逾400人参加大会。校对外联络与发展处相关负责人宣读了材料科学系校友会成立批复,这也是在我校校友会正式备案的第九家院系校友会。
校党委副书记陈立民出席大会并致辞。当天下午,校友、家属及在校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代又一代毕业生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骨干,众多论文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大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和省部级重要奖项,并成功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核电、化工、钢铁、汽车、建筑以及奥运会、世博会等领域,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9月24日上午,材料科学系建系三十周年庆祝大会暨材料科学系校友会成立仪式在光华楼13楼多功能举行。
顾昌鑫教授作为老教师代表深情回顾了在材料科学系的工作经历,对年轻学子谆谆教诲,并寄予殷切希望。三十年的成绩凝聚着一代代材料人的智慧和汗水。
为了更好地搭建平台、凝聚力量,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广大校友发起成立了材料科学系校友会。多位业界校友代表在材料科学系首届校友创新创业论坛上就创新创业等话题与在校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陈立民在讲话中肯定了材料科学系成立三十年来取得的成就,希望材料科学系抓住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机遇,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加强主动建设,做好融合创新,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实现新的发展。2002级校友代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学材料研究所副所长聂福德在发言中回忆了在校求学的经历。
9月22日,作为三十周年庆祝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材料科学系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在科研和设计生产、人才联合培养、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为更好地回顾总结材料科学系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大会精心制作了《砥砺三十载 为国铸英材》纪念短片,当介绍到材料科学系创造了复旦大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多个第一,即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第一篇《自然》主刊论文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大会现场,校友和学生代表向到场的老教师献花致敬,感谢他们为材料科学系发展壮大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全场再次响起热烈掌声。2013级博士研究生王家明作为学生代表分享了学习生活中与老师们交往的两个故事,是老师们用辛勤的付出、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引领了材料学子的成长。
他说,不管走到哪里,母校都是一个让人惦记、回忆的地方。她表示,在材料科学系收获的不仅是科研上的成长,还有家一般的温暖。
希望世界各地的系友常回来看看,为材料科学系的发展尽绵薄之力。9月24日大会结束后,应邀参加此次活动的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潘峰教授作了‘十三五新材料领域战略研究与对策专题报告9月24日大会结束后,应邀参加此次活动的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潘峰教授作了‘十三五新材料领域战略研究与对策专题报告。陈立民和材料科学系1989级校友、渣打银行中国总行副行长张之皓共同为校友会揭牌。
2013级博士研究生王家明作为学生代表分享了学习生活中与老师们交往的两个故事,是老师们用辛勤的付出、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引领了材料学子的成长。大会在400余名师生校友合唱校歌声中落下帷幕。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9月24日上午,材料科学系建系三十周年庆祝大会暨材料科学系校友会成立仪式在光华楼13楼多功能举行。
材料科学系系主任孙大林主持会议。他说,不管走到哪里,母校都是一个让人惦记、回忆的地方。